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今夜的房事生活originalversion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徐芳等人在今年发表的文章《科技评价改革十年评述》中指出,人才计划的实施,一方面调动了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的积极性;另一方面滋生了上上下下热情高涨的“帽子”导向,形成各种攀比。对安心致研的整体环境而言,负面影响日益凸显,不利于“甘心坐冷板凳”“十年磨一剑”的科研精神的养成。。
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(记者 张素)医保基金是民众的“救命钱”,医保骗保犯罪高发受到关注。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日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,展示打击治理医保骗保犯罪、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决心。
此前,最高法部署全国法院开展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。各地法院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,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、职业骗保人等。
2024年,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,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.2%,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.02亿余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依法严惩倒卖医保药品犯罪等内容。其中,“被告人艾某忠等诈骗案”是民营医院及其工作人员通过虚增药品进价、药品重复入库、虚增临床用药、检查费用、虚报床位、空挂床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。
案情显示,山西大同某民营医院实际控制人艾某忠多次召集艾某宇、张某才等人,大肆提高、虚构住院费用,制作假病历,将虚假数据上传医保中心,骗取国家医保基金。截至2020年底,医院虚报金额970余万元,其中未拨付金额200余万元,系诈骗未遂。法院判处艾某忠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,其余被告人也分别获刑。
此次发布的“被告人陶某云、徐某侠诈骗案”是参保人员骗取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。被告人陶某云作为参保人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,获取不当利益,江苏法院依法对其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。
最高法表示,人民法院对骗取医保基金的犯罪分子绝不姑息,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医保骗保犯罪工作,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。(完) 【编辑:付子豪】